【原创】学习收获与“路书”的设想
2011-11-25 14:39:48
访问量:2889861
通过学习钟教授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分析,初步明确了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所面对的初一学生发展的危机和应对的原则。
1.收获
首先,初一学生遇到的就是学段转换和学习上的不适应。主要有小学和初中老师管理学生的差别,学科增多和各学科特点、学法的差别以及诸多教师的个性与教学风格的差别等,往往让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还有后续学习因成绩不理想导致的学生自信心减退和自卑感增强等问题。
对此,作为初一任课老师,首先要在学生升入初中的学期开始,郑重介绍自己和所教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以阳光的心态和良好的教态打消学生的顾虑,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学科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对这门课的兴趣,同时以明确易于操作的学法让学生对学好这门课充满信心,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尽快熟悉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的难度和进度,精心准备教学任务,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上能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迅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其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空前高涨,在处理与老师、父母、同学的关系的时候,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都是别人不好,会出现很多的行为问题和违纪问题。
对此,任课教师应和班主任一样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整,在处理相关问题时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人格发展上是需要帮助的,从而确立正确的教育学生的态度,其次要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己,从过去到现在,从自己心目中到他人的看法,并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和与人沟通的良好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并对自己的行为、言语有一个适度的评价,防止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处理好与老师、父母和同学们的关系,在班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尊重,进一步追求自我实现,为学生中学阶段自我概念的整合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钟教授同时结合埃里克森早期人格发展论解析了小学阶段学生低年级的入学适应性、良好的习惯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小学中年级智力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小学高年级个性和记忆力的发展等关键期,如果化危机为转机则有利于中学阶段的发展,否则就成为中学阶段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为我们初中老师理解学生人格和行为特征,客观看待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恰当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2.设想
埃里克森早期人格发展的理论特别强调学前各期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认为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错过以后加以弥补则非常困难。
根据这一理论,儿童的基本人格特征在三岁左右就已经相对稳定,正式教育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同样的,学龄初期的幼稚园阶段的缺憾要影响到小学阶段的发展,小学的发展影响到中学,以此类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也不是逃避初中教育的责任,也不是为失败找借口。面对每个班里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学习困难的和难以转化的学生,我们肯定不能否认教师的爱心和付出,这不是有爱心有责任有付出就能百分之百解决的问题,即使表面上解决了,也不能保证一定不会有缺憾。如果说前期教育的失败与我们初中教育无关,我们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付出努力就心安了,那么面对初中教育结束时一小部分的学习失败者和难以转化的学生以及对其他学生的影响,我们能说那是我们没尽到责任么?
强调这个阶段发展的认识,是基于钟教授所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再去弥补修正。把这个想法扩展开来,如果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教育者或培养者都能走在被教育者前面,那么学生的人格能够正常发展不是更好么?
与其弥补漏洞不如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需要一部“路书”——即学生人格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目前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来看,编制一本“路书”对于国家教委和诸多心理和教育学专家来说并不困难,甚至一个市区也可以依托高校的研究机构开展区内自幼稚园开始直到高中学段的试点。使用“路书”使教育的各个阶段目标更明确具体,教师的教育有章可循,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完善“路书”并初见成效应该是值得的。
期望这本“路书”首先能涵盖与教师有关的幼儿、小学和中学各个学龄段,甚至包括0~3岁时期的婴幼儿教育;其次对于每个人格发展阶段以及学龄段都有总体目标以及细分的具体的可操控的目标要求,可以有总则可以有分册;第三对于达到相应目标有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办法或者参考办法;第四包含对于出现的问题如何及时处理解决的意见;第五有对于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目标达成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和学生问题的职业规范等等。
同时,结合“路书”目标要求,建立完善的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人格发展档案,档案中应包含阶段性人格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利于后续阶段的发展教育。
例如初一任课教师的第一任务介绍自己、介绍学科特点和学法就可以纳入“路书”对教师的职业规范内容之中,如何批评学生也可以纳入规范,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总该有个底限,什么样的语言态度不能使用也是要考虑的。以往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很多,好的教育方法不应该是从优秀教师那里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或者自己今天悟一点明天悟一点却都是早就有的经验教训,现有好的做法应该整理纳入教师的职业规范之中,成为教师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路书”在手,学生到了什么阶段,该发展什么,教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很清楚,可以制定恰当的学期发展计划,并随时监控调整学生的发展。
希望这一初步设想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