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农历十月中下旬,清晨6点,地处四川与云南两省,年均降雨量768.5毫米,气温17.6℃,日照1900小时左右的永善县码口镇新民乡,有一群老百姓已经开始忙碌着一天的生计——土法制糖。据《永善县志》记载,永善土法制糖,民国初年,县内采用传统方法制糖,民国10年(1921)后,全县甘蔗生产区码口、大兴、黄华等地采用牛拉榨辊(分石制和木制两种)榨蔗,榨出蔗汁后再用铁锅熬煎成糖。
为了即能节约人工成本又能保证每年红糖的质量和销量,2005年土法制糖的传承人们开始利用机器榨甘蔗替代石碾榨糖。
将榨好的甘蔗汁流入石缸内进行沉淀储备,然后负责烧火的师傅开始抱材生火准备熬制红糖。
蔗汁注入牛尾灶台的第一口生水锅中,注到三分之二位置,后迅速烧1小时左右至沸腾,同时将漂浮在锅面的泡沫和杂质用水瓢舀出倒进簸箕滤渣。
将第一口生水锅中滤渣的蔗汁移到第二、三口锅中进行清泡。为了使肉眼看不见的杂质漂浮起来,增加糖的硬度与防湿、防变质的功效,在烧开的糖水中放入千分之一比例的生石灰水,煮30分钟,让蔗糖的泡沫和杂质不断的分离出来并做出清理。
糖水经清泡后从清泡锅移到第四、五口过滤锅中,锅内放有一个滤网架,需要再次进行过滤,同时再放入千分之一比例的生石灰水煮30分钟,把剩余的泡沫和杂质清理干净。
从过滤锅移至第六、七口熬糖锅进行熬煮,当糖水熬至泛白色糖花时,即可移出至下一道工序。
当第六、七口熬糖锅中的糖水由灰白色逐渐变为黄色时,移至最后一口出糖锅中进行熬煮,熬糖师傅会根据色泽、火候放入五六滴纯菜籽油,给成品糖提香、增加硬度 。
出塘锅的糖通过接糖架接到打杠锅中,由专业打杠师傅进行打杠子,将打杠锅中的糖汁进行均匀搅拌至砂状,降温将至50至60度。
将定型糖碗摆放整齐,碗底放“鸡肠带”,并用喷壶喷洒水,后由专业舀糖师傅用特制的糖瓢舀入小碗中,待糖冷却后成型并取出放入竹制撮箕风干,正宗小碗红糖便完成了。
永善码口土法制糖工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制作的红糖,具有色泽光鲜、味甜清香,声音清脆的特点。不加入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保留了甘蔗清香和营养物质,将糖用手搬开里面会有蜂窝眼,将红糖放入清水中,糖溶解后无任何杂质过一、两年拿出来吃也是原汁原味。2005年,码口土法制糖工艺被列入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名录。2017年在政府和村委支持下,村民集资新建糖房,置办新的设备,已发展为溜筒江红糖专业合作社。产品由内向外销至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来源:昭通市文旅局宣传交流科 永善县文化馆 文/龚占睿 杨雨 唐潇 图/龚占睿 夏廷安 视频/龚占睿 马杰 邹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