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对慈禧太后出身地值得考证
今天,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在南村书堆举办展示会,看了展示,突然想到那天在汽车上与一些老乍浦人谈起有关乍浦是慈禧太后出身地一事,大家也都认为有根据。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平湖陈宰老先生经过多方调查研究考证得出慈禧太后出生在乍浦,但一直沒有引起过官方重视。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曾刊有一篇不足三百字的报道:“史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个考证慈禧太后出生在乍浦的好讯号,可惜,我们的有关部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抓住机遇,错失了一次良机。
我是一直很支持平湖陈宰老先生考证得出慈禧太后出生在乍浦的说法的。那天在汽车上谈起有关乍浦是慈禧太后出身地一事,乍浦四牌楼社区的崔书记又提供一个新情况说,最近乍浦发现有一块大石头上可能记载有关慈禧太后与乍浦之事,她建议我去看看。车上还有几位同志说,现在乍浦镇政府所在地东首就是叫凤凰墩,传说是因为慈禧太后出生时,乍浦东门城内有凤凰飞来,后来满洲水师营诞生了慈禧,所以这个地方后来就叫凤凰墩。当然这种说法可能带着点迷信色彩,但也应该是因为有了满洲水师营诞生了小慈禧这样一个绝代佳人,后人才有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而现在乍浦镇政府所在地西首的长生桥原名“齐王庙桥”,是小慈禧一周岁时,她父亲叶赫那拉惠政假座齐景公庙设宴,为小慈禧按乍浦民间习俗做周岁后把贺宴剩余下来的丰厚礼金,托付齐景公庙的老道,把将要坍塌的“齐王庙桥”石桥进行重建,并改“齐王庙桥”为“长生桥”,以祝愿爱女慈禧长命富贵。后来慈禧太后当朝“长生桥”又改名为“凤凰桥”。现在乍浦这座小石桥仍在。当地人仍叫它“凤凰桥”。
有关慈禧太后出身地不知清史为啥没有记载,而历史对她出生留下的这段空白,给后世想了解她的人带来了许多遗憾和困惑。自清末迄今,围绕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种种传说,对她的出生地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屈指数来,竟有六种说法: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即内蒙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还有北京说。人们都试图从这位赫赫有名的圣母皇太后降临人间的第一个驿站起,追根溯源,探询她的思想、性格形成的脉络和源泉,探询她成长、成名的偶然和必然,以解开发生在她身上,又给一个民族带来过深刻影响的许多历史之谜。但至今仍是沒有一个正确的说法,我曾看过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即内蒙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北京说这六种说法。我采用否定法逐一排除法,对六种说法作了比较,这内蒙呼和浩特说,甘肃兰州说都纰漏太多,不成立,而且已逐渐被史学界否认。而“山西长治说”把慈禧说成是汉人,此说其实太富于传奇色彩,许多物证其实真的不太可信。我的观点也是否定的。
我倒认为浙江乍浦说、北京说、安徽芜湖说这三种说法有一定联系,而这三种说法应该是浙江乍浦说更可信,据平湖陈宰老先生经过多年调查研究考证的观点应该是这样一个路线,道光年间,从北方调来的一支部队驻守乍浦,八旗武官中有一位名叶赫那拉•惠政,任正六品骁骑校,当水师教官。叶嚇那拉•惠政校官的夫人作为随军家属就住在满洲校场河西满洲水师营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慈禧太后就出生在乍浦满洲水师营,(请注意慈禧太后是生在乍浦,不是乍浦藉人,过去有人对陈老先生多年调查研究考证持不同意见可能是对慈禧太后生在乍浦与乍浦藉人的概念弄糊了,所以对陈老先生提出的考证有不可能的看法。)后来到慈禧八岁那年,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鸦片战争波及乍浦。慈禧的父亲叶赫那拉惠政在乍浦葫芦城一战中不幸中弹,为国捐躯。乍浦战事后,八岁的小慈禧成了孤儿。奶妈记起叶赫那拉惠政大人还有个兄弟,名叶赫那拉惠徵,在北京。于是,这位奶妈护送小慈禧上北京,惠徵就让小慈禧认他为亚父。这样就有了慈禧出生在北京的说法。持北京说的学者,说是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的清宫档案中,为这一说法找到了一些佐证。但我认为,这些佐证资料能否说明问题,试想,这样一位显贵的老佛爷如果想让后人知道自己出身在北京一个满洲官僚世族之家,何不在清史中写得明明白白,免得后人猜来猜去。从这一点上看,慈禧是不愿让后人知道她是出身在乍浦满洲水师营,也不想让后人知道她父亲叶赫那拉惠政只是满洲水师营内的一名水师教官。而慈禧出生在安徽芜湖说的这种说法根据可能是,慈禧的亚父惠徵曾做过清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后代人联想慈禧出生在安徽芜湖也是情有可愿的,但事实上,惠徵任安徽道员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正式上任在当年七月,当年慈禧已十八岁,而且已经入宫,被册封为兰贵人了。在清宫档案里清楚记载着:咸丰二年二月初六,谕令惠徵任宁池太广道道员,二月初八、初九两天,清宫挑选秀女,结果慈禧被选中,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监传达皇帝谕旨,封慈禧为兰贵人,并命于五月初九日进宫。这对惠徵全家来说,可谓喜上加喜。等将慈禧送进宫后,惠徵才携家眷赶往江南,七月到芜湖正式接印上任。所以,慈禧出生在安徽芜湖说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慈禧出生地的考证点又回到北京和浙江乍浦,但如果说慈禧是惠徵的亲身女儿,又生在北京,怎么可能在在民国时期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着:“慈禧,少而慧黠,缳艳无匹侪,雅善南方诸小曲,凡江浙盛行诸调,皆琅琅上口”。试想在那个时代,没有卡拉ok,也没有广播电台,江浙盛行诸调传到北方,而且要唱得皆琅琅上口有可能吗?只有从小在南方生活,这江浙盛行诸调才能唱得皆琅琅上口, 慈禧八岁前生活在乍浦应该是听到和学会江浙盛行诸调的。
平湖陈宰老先生当年为考证慈禧太后出生在乍浦,他曾向乍浦总管弄旗人后裔、耆老张小弟(1902-1995)调查过,据耆老张小弟回忆:他的爷爷越泉公(1831─1913)八岁时,曾随其当“百爷”的父亲到满洲营,见过当时还只四岁的慈禧,小名兰儿,自幼聪明伶俐,能唱各种时调和戏曲,真是人见人爱。张小弟还听爷爷讲,慈禧当上皇太后以后,非常思念她的出生地乍浦,因有难言的隐情,只得以品尝家乡风味聊补思乡之苦。“雪里蕻菜卤,炖小黄鱼”是乍浦人老小皆爱的道地的“家乡特色风味”,慈禧传下谕旨:要乍浦每年鱼汛为她上贡。从此,每年是时,就有烙印“乍浦冰鲜”的木桶装满小黄鱼,并用朱漆封口,用快马日夜兼程,启运进京。张小弟的爷爷越泉公与慈禧太后是同代人,而且大慈禧太后四岁,越泉公对张小弟说见过当时还只四岁的慈禧,小名兰儿,这一点应该不会错。再说慈禧当上皇太后以后,思念她的出生地乍浦,想吃“雪里蕻菜卤炖小黄鱼”,这是乍浦的特色菜,慈禧为此传下谕旨:要乍浦每年鱼汛为她上贡小黄鱼。如果慈禧与乍浦无关,她怎么可能知道乍浦的“雪里蕻菜卤炖小黄鱼”。
平湖陈宰老先生又在乍浦的旗人后裔沙厚元(1913-1997)处了解到:从前,乍浦满洲副都统署(俗称“旗下营”)在举行庆典时,号角声声,鼓乐喧天,热闹非凡。在众多的乐曲中,其中有一支曲调特别优美,委婉动听,曲牌名《满洲天赐》。据乃父说,是当年从满洲带入关内的“宫廷舞曲”,后来,慈禧听政后,便破例敕赐给乍浦,许白凤先生早年有诗赞曰:满洲乐谱入禅门,一曲《天赐》奉至尊。弦管缤纷传老衲,不知还有几人存?民国后,乍浦的乐人已大多皈依佛门。1956年,平湖县文化部门挖掘、搜集民间音乐、舞蹈,来到乍浦镇採访,有旗人后裔沙厚元,时任南大街居民会主任,召集僧侣老人,重组乐队,再温古曲,后来还先后参加平湖县和嘉兴专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深得各界好评,两次均获“优秀节目奖”。
平湖陈宰老先生在研究考证中还了解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病逝后。清廷在举行国丧期间,乍浦满洲副都统署也在“公输子大殿”设置灵堂开弔。据考,当时省城杭州和县城平湖,只有遵照谕旨:“官停嫁娶期年,辍音乐二十七日”,与全国其他省、府、县一样,都未设灵堂。但据乍浦耆老许奇光回忆:幼时听乃父砚清公说,那天,乍浦全城文武官员齐往灵堂祭弔,仪式十分壮严肃穆。旗人后裔张小弟老人说:“那年我才7岁,是跟我父亲去的,故而我是亲身经历的”。从平湖陈宰老先生走访的这些间接材料证明,慈禧太后与乍浦应该是有一种瓜葛的。只是这段历史一直无人去追寻。平湖陈宰老先生对慈禧太后出生地的追寻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慈禧太后出身地究竟在不在乍浦,这是值得乍浦和嘉兴的专家学者探讨考证的,乍浦著名词人许白凤先生在童年时听祖辈相传:“慈禧的出生地在乍浦满洲营”,有感于此,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写过一首七绝。收集在《乍浦纪事诗》中,诗曰:万里红尘一骑飞,玉宸下诏选宫妃。军门扶出那拉氏,月貌花容赛八旗。许白凤先生这首距今70年左右写的七绝就是有关慈禧与乍浦的事。这首诗距慈禧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病逝只有20多年时间,想必那个时代的人对慈禧在乍浦出生的说法应该比现在还要清楚的。陈宰老先生走访的旗人后裔、耆老张小弟、旗人后裔沙厚元老人都已经证明这一点。
过去平湖陈宰老先生对慈禧太后出身地乍浦的调研考证一直是民间性质的,受一定的条件限制,而且那时对历史人物的人文资源还不太重视。但平湖陈宰老先生还是抓住了道光十五年慈禧出生这个关键性的年代,抓住了当今诸说中时间考证上最薄弱的环节,从时间上立论,找到了有关慈禧太后出身地考证的许多间接材料,这应该说是对乍浦考证慈禧太后出身地有了基础和开了一个好头。如今,慈禧太后出身地作为一个人文资源和历史之谜,有关官方完全可以和更应该对慈禧太后出生在乍浦进行探讨和考证,即使是传说,也可以找出个子丑寅卯来,毕竟,慈禧太后生在1835年11月29日,距今只有176年,应该说时间并不遥远,五千年前的事还能找到个来拢去脉,176年的近代难道真的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吗?我倒希望有关官方能在平湖陈宰老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好好地考证一下慈禧太后与乍浦之谜,象山西长治的官方就是通过请专开研讨会,在报刊上写文章等形式形成舆论氛围,确实,慈禧太后出身地作为一个人文资源和历史之谜,是一笔很有价值的人文资源,不要轻易否定,而是要找到肯定的证据。
201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