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写作
2012-4-18 10:36:20
访问量:2806038
人物专访
专访,又称访问记。《纽约先驱论坛报》创办者贝内特于1839年首开记者单独采访总统的先例,并创立了问答式的记者访问记。我国写专访的开路先锋是黄远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访在我国报刊界迅速崛起,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其实,专访本是一种采访方法,现在则被当作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来使用,我国不少教科书把它与消息、通讯、特写并列为4种主要新闻文体。
人物专访是就某个人物或某个问题进行的专门访问,具有三个“特”: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场合。人物专访内容集中且单一。在写作上,它把人物访问记、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三者融为一体,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个要素,突出“专”、“访”二字,用散文笔法,自由灵活地表达访问的内容。人物专访比人物通讯和特写更直截了当。通讯和特写中的描写、叙述比较细致、形象,专访则简明精练,要言不烦,接近于新闻(消息),又比新闻更舒展自如,更富有表情达意的色彩和感染力。
报纸上任何体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人物专访在前几年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
一是大量读者关心的人物需要登场,应该登场。报纸适应这种社会需要,打主动仗,增加了目的性很强的人物报道。如各届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负责人改选,新人物上台,他们有什么新打算、新思路,为众人所关注。许多政治、文坛、影坛、体坛的人物久违了,有的改行,有的出国,有的又回归,有的又有新动作……这些也为大家所感兴趣。上述这些人的家庭生活、业余生活也为大家所关心。与此同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许多新秀大量涌现,新闻媒介应为之张扬、赞颂、介绍。
二是深度报道被我国新闻界更加重视。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事实的新变动,还要求对某些新闻事实或人物提供背景和解释。这一类新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闻界兴起的竞争,也促使这种报道蓬勃发展,各家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专访的专,就是包含了“特”: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谁发现了,别人没有找到的人谁找到了,别人还不了解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谁了解了,就会随之产生“专访”。一篇专访往往能赢得一大批读者。
三是新闻需要鲜明的个性。新闻改革要求新闻报道摈弃大而全、小而全,减少总结性、概貌性、综合性的报道,要求一事一报,专一些、单一些、个性鲜明一些。新闻界对新闻事实的片断性和事件的连续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此基础上,专访就以主题集中、突破口小、特色鲜明而取胜。专访常常取其一点,不写别的,如一个市长、部长、局长,只写他如何处理群众来信或如何教育子女等。
人物专访采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准访问的对象
专访对象的选择,对采写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物专访按内容分,有侧重于访问人物本身事迹的,有访问某个问题的,有访问某一新闻事件的,这些统称为人物专访。其访问对象为:
⒈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
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名人多被认为有做人物专访的价值,因为他们做事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许多人物专访,其对象可能是社区中的普通一员。作为新闻人物,他们的经历、爱好、感受、见解以至于家庭状况,都是读者所感兴趣的。比如说,李宇春本来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因2005年在“超级女生”演唱赛中夺冠,受到许多青少年的喜爱。她本人也一时成为不少媒体报道的对象,因为读者、听众对她的事情感兴趣。时过一年后的2006年,《南方人物周刊》还以《李宇春一夜成名》为题,对她作了报道。人物专访紧紧扣住新闻事件写,从某一点或某一侧面进行开掘,就能深化事件报道,使新闻事件产生“立体感”。所以,专访的作者,眼睛要紧紧盯住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鲜的事件及其有关的主要人物,眼明手快,及时捕捉,从深处开掘,从侧面烘托,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⒉虽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的知情人
专访所具有的明确的目的性,使某些并非新闻人物的人也能成为访问对象。其条件是,他必须与某一事件、问题、人物有密切关系,能提供一般人所不能提供的情况。
专访常常是通过谈话来说明一两件历史事实,讲清一两个具体问题;或借助专访来纪念某个人和某个事件等。这样有关的知情人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是非他莫属。有些知情人是惟一的或是幸存者,这就具有特别的访问价值了。
⒊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和权威人士
这些人的谈话有权威性,能帮助、启发别人,读者自然感兴趣。这些人还能够针对某些问题提供新的见解、新的材料。如,1996年7月1日国内各报都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人物专访《历史的必然——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当时再有整整1年,香港就要回归,在这重要历史时刻,由鲁平来谈香港回归的有关问题,是最权威、最切合时宜也最切合大众的需要了。又如,2006年5月,第九届科博会在京举行。25日,《参考消息》发表了记者对英国首相科学顾问戴维·金的专访,强调“科学和技术对良好的国家治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以学术界为根基的顾问团,对所有政府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有些问题则只是传播一些读者欲知而未知的知识、情况。当某一事、某一人、某一问题为社会所广泛议论时,人们很自然地想了解一下权威人士的看法。特别是社会上对某一问题有争议、有歧义、有谣传时,这种访问就更加迫切,更为必要。
专访的记者,要关心社会上各种动态,关心国内外最新情况,多想、多探索报道的点子,一个点子就会引出一篇专访报道。有人曾问新华社记者郭超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郭超人回答三句话: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根本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只能当一般的记者;惟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你想到了、做到了,才能当一个好记者。
二、选准访问的场所和时机
专访的写作,要选择访问的最佳场所和最佳时机,这是增强专访的新闻性和现场感、引起读者兴趣的重要一环。这方面需抓住以下三点:
⒈选择与事件有关的现场
许多事情,可以说时过事过境未迁。当事人与有关的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可以因境而忆事,触景而生情。有时,可以边谈边看,边回忆边联想,会讲得细致、真切、有感情。有时还可以现场表演,或展示实物,使谈话源源不断,丰富多彩。记者身处这种场合,可以更好地观察、感受,培养和激发感情,才能写得“如临其境”。在球场访问运动员,在书房访问作家,在机床旁向工人提问,在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说:“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台上约见政治家,在栏圈而不是在棚圈里约见野牛骑士……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见《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
⒉选择与问题有关的典型场合
对于访问场合的选择,作者可把握一定的主动权。可以按照需要说明的问题,安排适当的场合进行谈话。比如说,你要写某某人的家庭生活,当然在他的家里谈话最好;你要写某某人的公关成就和思路,可以在社交场合谈话;你要写电影演员的见解和感受,不妨选择摄影棚。
⒊选择读者最关心和人物感受最强烈的时刻
有时,时机可以成为记者访问的主要理由和根据,成为新闻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时机错过,报道的新闻性也就随之失去。如,选择人物刚刚归国、晋升、获奖等时机,其感受最强烈。时间久了,一切就平淡了。此外,如改革者遇挫折,批评者受报复,先进人物遭讽刺打击,或在人物最需要关怀支持等时刻,也可以作为专访的根据和由头,通过专访报道来扶正祛邪。当有一些问题发生争议,有些事实被曲解,有些观念被搞乱,也是专访记者用武之时,可以通过专访报道介绍情况、澄清事实或树立某种正确的观点。
三、注意谈话纪实
专访,主要写访问的情况与谈话的过程、写现场活动,其中心是一个“访”字。并不注重写事迹,也不注重写历史背景,事迹和历史只能作为简要的背景灵活穿插。访问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话,主要表现方法就是纪实。过多地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都是不得体的。
⒈提出尖锐问题,抓住矛盾要害
人物访问的能手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以敢于和善于提出尖锐问题著称,往往能经过一番唇枪舌剑获得所需的材料。她的采访是十分紧张的,而不是松松垮垮的。她采访邓小平,第一个问题就出语不凡:“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第二个问题又进一步说:“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多问题不理解。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后面,法拉奇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国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被碰倒过,这就是周恩来总理。为什么周总理一直在台上,一直在掌权,虽然有的时候他也处在很困难的地位,他又不能纠正当时那些错误?”可以说,法拉奇这些问题都十分尖锐重要,而且为世界所注意的。由于她发问前作了精心研究,问得很有质量。当然,邓小平回答得也是精辟而巧妙的。(见《邓小平文选》)
人物访问的提问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漫谈式的。气氛松弛,范围不限,主要请对方谈观感或想法。这种问题谈起来容易,但易问得笼统,答得也一般化。第二种是直指式的。目标明确,问题具体尖锐,不容回避搪塞,易于突破,但问得不得当也容易使对方“闷掉”,出现冷场和僵局。第三种是商量式的。问题具体明确,问在要害之处,但口气比较缓和,有点请教或恳求的口气,不至于逼人太甚。这三种方式应以直指式为主,与其他方式结合使用,这样才能提高访问的效率和质量,不至于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开“无轨电车”。
⒉保留谈话个性,体现人物风貌
采访对象的谈话,因人而不同,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有的庄重严肃,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富于哲理,有的热情洋溢,有的委婉细腻,有的粗犷豪放……写作时,要保留采访对象谈话的原貌,减少人工斧凿的痕迹。
比如说,你访问一个诗人,他的谈话往往会有诗的语言喷涌出来,也往往有诗的意境拨动你的心弦;你访问一个老科学家,他的语言就可能十分精练和严密;访问电影演员,可能他的谈话、动作和神色一起生动地呈现在你面前;访问一个革命前辈,则可能是严肃而又亲切,谈话语重心长。这些谈话个性和人物风貌,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助于读者理解谈话内容,有助于表现专访的主题。
有些人写人物专访,往往只注意从某种报道意图出发,而不注意理解和表现人物的个性,反映人物特有的精神风貌;有些人习惯于用自己的一套语言去概括人物的谈话,结果写出来缺少个性,为读者所厌弃。
⒊巧妙穿插第三者谈话 人物专访如果老是两个人一问一答,有时会显得枯燥单调。如果偶尔有次要人物参加谈话,就在舞台上起了“配角”的作用。次要人物的插语一般不多,但往往是在关键之处,或恰当之时,而且是非说不可的话或能引起特殊效果的话。如在学者家中谈话插入学者的夫人或子女几句话,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这位学者的某些个性特点,人们就会爱看、爱听。适当穿插第三者的谈话,情节就丰富了,形式也活泼了。
⒋记者参与事件发展,为专访增色
在人物专访中,记者是活跃的一方,可以用各种方式使访问更活泼,内容更充实。如邓拓写《访“葡萄常”》,在结尾处说,离开常家,由衷地祝福他们,并且用“画堂春”的调子写了一首词送给她们。这首词是这样的:“常家两代守清寒,百年绝艺相传。葡萄色紫损红颜,旧梦如烟!合作别开生面,人工巧胜天然;从今技术任参观,比个媸妍。”由于词的内容和形式都好,对表达主题很有助益。这里,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专访中得到了很好发挥。
专访要访,要有记者形象。有访有问,有动态感,有生活气息,有感情交流,让采访对象、记者、读者三者沟通思想和感情,产生心灵的交感。但要注意,记者不可突出自己,要恰如其分,要得体。记者在专访稿中,不可无知、无礼,也不可无自尊。要不亢不卑,落落大方,亲切自然。自我描写过多就会喧宾夺主,破坏效果。
四、写好现场和人物
⒈气氛的渲染
谈话要有好的气氛。斯诺的前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在谈到采访艺术时,介绍过“斯诺法”:“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地谈起来,无拘无束……”这种气氛也应该反映到作品中,使作品更有感染力。没有气氛的专访是死板的,缺少生活气息的,因而也是缺少可读性的。叶永烈写的关于数学家苏步青的专访《数学诗人》一开始写道:
……很有意思,我们竟从他的名字开始谈起。在过去,我曾听到过这么一种传说:苏步青的谐音是“数不清”,这是他立志要攻克数学堡垒而取的名字,但又自谦“数不清”。
谁知苏老一听,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根本没有那回事情。我一生下来,父亲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那时候,怎么会知道我长大后研究数学呢?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含义是清楚的,‘平步青云’嘛!那是一种旧意识。我哥哥叫苏步皋,‘步步高升’的意思。”
这样写来,读者也饶有兴味地被带入当时的氛围中了。
⒉实物的引发
一件实物往往可以引出一段故事。采访、写作人物专访时,要注意这种实物的引发。采访对象睹物思人,见物忆事,触景生情,由此及彼,思绪不断。有一些生动的故事,前前后后可以用一件实物作线索串连起来。写作时,要让这种实物凸现在读者面前,让实物“说话”。这种形象实在的东西,会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民日报》记者柏生采访邓拓夫人丁一岚时,发现她客厅的东墙上挂着邓拓的遗像,旁边是一幅隶书对联:“又闻子规啼月夜,独骑马总马入深山。”柏生采访时就抓住这一实物作引线,引出邓拓的许多事迹来,包括他的爱情故事。专访的题目就是《写在绢帕上的诗》,把绵绵情意和革命豪情都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记者要善于带领读者进入现场,进入事件发生发展的典型环境。专访的记者,是受广大读者委托的调查人员、代言人,也是新闻事件的见证人、旁证人,记者要把访问的环境烘托出来。当记者用“我”的眼睛、耳朵、鼻子把读者带进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之中时,读者顿生一种亲切感,便于把谈话和环境联系起来思考和理解,增加作品的可信性和可读性。《人民日报》记者白夜写的《美学老人朱光潜》是这样开头的:“楼上的书房里,陈设简单极了。阳光从窗外洒进来,仿佛献上了美。”这后一句,多么符合人物身份和访问目的,又融入了记者的独特感受,一语点染,意境全出!
湖南郴州农民黄元勋,经常替村民上访,被当地一些机构视为“刁民”。记者在采访中写道:“这个家庭,有基督,有佛,有易经,有祖宗牌位,有历任国家领导人的画像,有《共产党宣言》,有中国最小的官员村民小组长的称号,有出门抽签占卜吉凶的竹筒。”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生活环境的速写式介绍,表现出他正义、执著的同时,也暗示了他信念混杂、观念落后的一面。(江华:《黄元勋“不务正业”的农民》,载2006年第12期《南方人物周刊》)
有的作者不懂烘托之道,以为环境越渲染越好,结果过犹不及。老作家孙犁曾经说过:“有人写我的访问记,描写我的屋里有多少名人字画,屋子多白,是不真实的。”他指着屋子四周和房顶说:“你看,不都是黄色的吗?有人介绍我住的多么幽静高雅,我的屋子也放煤球白菜啊!……我这么大岁数,现在想的是把丢失的时间补回来,多写点东西。”
专访中的人物描写,主要是向读者具体介绍访问对象的状况。人物描写要有特色,符合人的身份;要简约,以粗笔勾勒为主;要紧扣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要有深度,有感情,尽可能从外表深入到内在的性格和精神世界中去。专访中人物的出场也要讲究。可以依时间顺序请出人物,发表谈话;可以按读者心理要求介绍社会名流;可以通过背景穿插,使特殊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出场;还可以运用场景、场面描写,托出人物。在考虑谈话个性和环境烘托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能过分铺张或展开。因为人物专访毕竟不是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仍需要有新闻的简练朴实。有时,不仅需要具体,也需要概括。
五、如何写好人物外貌
在人物专访中,经常要有人物外貌的描写,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风貌、性格特征。怎样写好人物的外貌呢?大体上说有四“要”四“忌”。
⒈要有特色,符合人物身份
人各有其貌,写人物外貌首先要抓住特色,把人物的身份、性格衬托出来。请看白夜笔下的两个人物——艾黎和韩素音。《同路易·艾黎对话》中的艾黎是这样的:
我见到了路易·艾黎。一个84岁的老人,仿佛一座小山似地移了过来,他五短四粗,鼻高耳大,双颊绯红,白发如雪。在金色的眉毛下,闪烁着浅蓝色的温存的眼光。笑容爽朗而亲切,给人以一种精力弥满的感觉,真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他那双大手,仿佛钳子一般,把我的手紧紧地钳住。
(白夜:《剪影》)
《韩素音的二十一次访问》中的韩素音,则完全是另一番风貌:
时间是非常准确的,小轿车驰过来了。从车上下来一位女士,身材细挑,举止轻捷,面容清秀,仿佛汉族妇女,不过鼻梁略高一些。眼光敏锐,把一切都统摄到心灵中去了。她梳着中国流行的运动型的棕发,略长一些,披到肩上。装束淡雅的她穿一件紧身浅色毛衫,系一条黄地蓝条的素裙,曳过地面飘飘而来。
(白夜:《剪影》)
熟悉这两位人物的人,都会觉得这两段描写惟妙惟肖,各具风采,就像电影中的两个特写镜头推到了读者面前。作者不仅静态地写出人物基本的外貌特征,而且善于从动态中描写,使人物的个性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文字的格调也符合人物的身份:一个是严谨而有庄重之态,一个则是自由而有轻快之感。
⒉要简洁有力
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毕竟不同于小说,它篇幅有限,一般不宜于工笔细描,而适于粗笔勾勒。所以,用笔要简,精练明白,只要大致轮廓了然在目就行。请看《数学诗人》中的苏步青:
苏老中等身材,穿着一身深灰色中山装,头发稀疏,面目清瘦而精神矍铄,宽广的前额有很深的‘三’字纹,眼角有明显的鱼尾纹。他用浓重的浙南口音跟我谈话。
(叶永烈:《当代科学明星》)
这里,把许多基本情况压缩在几行字里,一句是一句,没有闲笔。所谓粗笔勾勒,关键在于粗在何处。画家能用三五笔勾画出一个人物,那是他研究了对象的结果,所以粗而不陋,反而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你看苏步青那稀疏的头发,前额很深的“三”字纹,眼角明显的鱼尾纹,不是很能引起读者的思索和联想吗?
⒊要有助于表现主题
人物外貌描写如果能紧紧扣住主题,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肯定能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如《上海科技报》记者采写的《赴美归来话“超导”——访固体物理专家、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一文开头就说:
4月4日晚上,市科协主席、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从美国归来。第二天,记者即到她的寓所拜访。这位满头银丝的固体物理专家,穿一件淡灰色毛衣,慈蔼的笑脸上,有几分长途飞行留下的倦容。当问起她的美国之行和有关超导见闻时,顿显得精神矍铄:“超导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科技报和其他新闻单位应好好地宣传……”
显然,这样的外貌描写,完全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如果脱离主题,为描写而描写,就不可能扣人心弦或产生难忘的印象。 ⒋要有深度,有感情
人物的外貌描写不能停留在机械地描摹外形上,要力求把人物外形与内在性格、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写得有深度、有感情。这样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使人物描写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的人物描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以一个外国记者特有的敏感,观察和解剖共产党领袖人物的外部状貌和内在性格,并和读者倾心交谈。例如采写毛泽东,他先是写外部印象,然后逐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记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向读者作步步深入的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起来。
这一段叙述,反映出斯诺观察和思考之细致深入,见人之所未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也使作品增添了吸引人的力量。只有作者感受得深,才能使读者得到更多。如果作者对事物浅尝辄止,读者必然所得寥寥。斯诺进一步写道:
毛泽东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我记得有一两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润湿的。
这样动人心弦的叙说,对于驳斥西方报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本人的种种误传、曲解以至谣言、攻击,都是很有力的。
第七节 调查报告和内参
一、什么是调查报告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对其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事物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查报告。但是,从新闻角度来看,调查报告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分量较重的文体。如果把各种新闻文体比作十八般武艺的话,调查报告就是一种重武器。它通常对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和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地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在变革、在转轨,各种观念在互相撞击,整个社会变化多,矛盾多,新事物多,难题多,议论多,困惑多,未知领域多,漏洞空子多,案件多,可谓五光十色,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只有靠认真地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情况明、方法对。所以,调查报告当前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发展。
调查报告和消息、通讯同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是真人真事,思想性比较强,时间上要求迅速及时。它们的不同之点是,消息主要用叙述的语言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通讯较多地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状貌的刻画,给读者以感染和启迪;调查报告则是对大量事实的介绍、分析和综合,从中引出经验教训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从内容与作用来看,两者都必须配合形势与任务,反映实际工作与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都必须在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针对性、指导性。但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有明显不同。
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像,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提出对策,则不是调查报告的主要任务。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查报告提出的对策能否被采纳,能否上升为政策,还要经过政策研究与评估。
二、调查报告的作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事物有了较全面、较深入的调研,才能观点正确,方法得当,工作才能出成绩。有了调查研究,为什么还要写调查报告?
一方面,写调查报告的过程是一个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情况的过程。如果了解得不清楚、不全面,就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可以说,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督促你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另一方面,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思考、缜密思考的过程。调查研究要变成文字,必须有值得写的地方,必须有从材料到观点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这就督促你去思考问题,把问题研究透。
此外,调查报告写出来后,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避免少走弯路,少碰钉子,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我们目前正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革的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本就是个较新的事物,而且还在不断遇到新问题,甚至出现非常难于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地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这样才能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这是我们做城市管理工作的干部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就是最基本也最管用的方法。
有些同志认为,工作不需要调查研究,一拍脑袋方法就来了,主意就来了,就能处理得当,就能把工作做好。我们认为,尽管一些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比较强,感觉比较好,但这绝对不能代替调查研究。有的人说,我一直没做调查研究,没写调查报告,工作也做得不错。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每个同志对于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要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不是会不会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强不强的问题,关键看我们对工作情况是否了如指掌,是否心里有数。服务业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就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我们的工作肯定会做得更好。
三、情况反映(内参)与调查报告
“情况反映”本来不是一种文体,但新闻界习惯于把内参稿件称为情况反映,所以这里也作为调查报告的分支文体来看待。它是记者向上级领导机关及时提供实际工作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是一篇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或采访札记、工作汇报,也可以是来信来访的摘要。大多媒介都搞情况反映。报社习惯于把公开出版的报纸和内部出版的《情况简报》或《内部参考》称为两张报纸——大报和小报。新华社则称公开报道和内部情况反映为“内外并重”。公开报道和内部情况各有其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介,应当起到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党和政府的一切决策,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这就赋予记者三大任务:一是新闻报道,二是反映情况,三是群众工作。可见情况反映之重要。
情况反映的内容包括:有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中发生的重要情况、问题、经验和教训;反映各阶层群众的思想动向、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反映地方上各方面发生的重大情况,包括天灾人祸、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和其他重要情况;反映人民群众重要的创造、发明、发现和先进事迹。
情况反映有如下作用:
一是为党政领导机关研究、制定、修改工作方针、政策、任务提供可靠的依据。“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记者应当密切注视各个时期人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态度、情绪、思想倾向,越具体越好,使党的方针政策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是为上级党政机关提供各类典型材料,用来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就能够做到情况明了,指导有力,使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这里讲的典型,既包括先进、中间和落后的典型,可以使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根据实际材料,抓两头,带中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也包括社会上正反面的典型材料,用来分析形势,指明方向,制定措施和对策。
三是为报纸编辑部组织公开宣传的报道提供背景材料、报道线索,以及取得领导机关对宣传报道的指示。广大记者做好情况反映工作,使编辑部能经常地、及时地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就可以从实际出发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对报社各部门来说也能起到互通情况的作用,使他们掌握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多种情况,耳聪目明,扩大眼界,增强全局观念,还能启发思路,触类旁通,有利于对本部门所了解的情况作确切的分析判断。这样,就能在宣传和报道中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掌握主动性,避免隔靴抓痒、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弊病。
有些情况反映或内参稿本身可以发展成重大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它的价值,掌握领导意图,先发“情况”,听取领导机关、负责同志的指示意见,然后确定报道的规模、时间、声势、方法。这叫“情况先行,报道跟上”。
老新闻工作者吴冷西在《人人要心中有数》一文中说过:“我们新闻工作者本来是靠情况吃饭的,确切点说,是靠正确而迅速地报道情况吃饭的。情况之对于我们,有如空气之对于人一样的重要。只有充分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的全面而不是片面,本质而不是现象,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矛盾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报道才会正确无误,击中要害。”
四、调查研究的主要环节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门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怎样写好调查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怎样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需要费心、费时、费力的复杂工作,也是需要面对实际、面对基层、面对群众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群众观点问题。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要把握“两头”,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重点。所谓把握“两头”,一要把握“上头”,了解党和国家在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二要把握“下头”,就是了解社会在如何发展,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创造了什么新鲜经验,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通过制定政策去调节。将这两头吃透了,就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选准调研的突破口。调研题目不要大而无当,不要远离具体工作。即使新农村建设、城市经营这些大问题,也必须围绕具体情况来确定课题。
在调研项目确定后,还要做好一个基础工作,就是准备调研提纲,明确所要进行的调研目的、调研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比如,要解决排水设施堵塞问题,就要了解排水管网布局和数量,排污单位情况,用水高峰期的排水量,饭店、澡堂、洗车行等用水单位对排水设施的影响。既要有总体概括,也要有个体监测。通过大量的情况调查,确定存在排污不畅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不确定调研提纲,看到什么记什么,记了很多,写调查报告时却用不上,等于是无效劳动。
第二,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广泛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调查中,一要“沉”,就是“沉”下去,沉到群众中,用心地听他们讲,切忌走马观花。二要“谦”,就是以谦虚的态度,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请基层群众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切不可高高在上,好为人师,下车伊始,哇哩哇啦。三要“全”,即全面了解。尽管基层说的、讲的不一定是我们调查所需要的材料,但要尽量搜集。如果想寻找一个有用的素材,必须搜集10份甚至更多份素材,占有材料要“以十当一”,多多益善。四要注意引导,即引导调查对象围绕调查的主题发言,围绕所要了解的重点发言,不可泛泛而谈。五要“实”,即坚定地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要求调查的对象讲实话,反映实际情况。对有关典型细节和数字要反复核实。六要亲手记录。这不仅可以解决“感觉”问题,而且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性认识。总之,在调查工作中,要身到、心到、口到、手到。
第三,要对记录的材料及时进行疏理,并不断进行交流。在每次调查座谈之后,调查人员一定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查的过程做一“回头望”,看看被调查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查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查。同时,几位调查者还可以经常交流一下,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见解,这样可以使调查更深入,获得的真知灼见更多。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如何写好调查报告?首先要把握这一文体的特点。一般来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调查报告一般是针对某一重要情况、经验或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系统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报告要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典型性强。调查报告是集中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因此,所选取的素材必须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能给全局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报道性强。即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典型事实以及见解可以见诸报端,即使不能见报也可以作内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调查报告具有以上特点,它的写法就不同于领导讲话,不同于新闻通讯,也不同于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在表达方式上大都采取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形式,有时还可辅之以图表;在内容上要求有情况(包括经验和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特别是分析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调查报告,一定要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分析,就没有理性的认识,也就没有观点。
要分析得正确深入,必须有相当的知识和理论作基础。比如,现在都在强调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及运营问题,而你首先就认定一点,“没钱不行”、“政府给钱就全解决了”。这样就不免得出错误的结论。因为,电信的垄断正被打破,供水、供气、供电的某些环节已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政设施的建设也是如此。如果你非要认定只有加强垄断,才能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你的结论多半是错误的,路子也就走不通。之所以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原因就是政策水平不高,在认识上有差距。如果你认定,行政审批必须严之又严,条款必须繁而又繁,这样才能做好行政审批,那就又错了。我国加入WTO之后,必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宽审批、严管理,与国际接轨,让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中充分竞争。
⒈调查报告写作中要避免以下常见毛病
一是架子太大,篇幅太长。有的是调查目的不够具体、明确,题目定得很大,看不出要害和关键在哪里;有的是过多地在调查报告中叙述一般性的工作过程与做法,针对性不强。
有的人觉得调查报告这种形式都是大型的报道。其实,调查报告也可以根据不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大、中、小兼收并蓄,而不必每篇都很长。
二是开掘不深,缺少见解。由于调查不深入或只调查而不注重分析研究,抓到一些浮皮潦草的材料就凑合成篇,报告停留在表面现象和现成结论上,没有着力挖掘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所以提不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对读者启发不大。
有的调查报告照搬基层单位的工作总结、情况简报,没有立足全局,吃透材料,提炼出有深刻指导作用和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思想或经验。一句话,没有经过创造性地劳动,只是一般的情况报告。
三是简单片面,违反政策。由于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没有对问题的各个方面作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致使有些结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查,有时在政策思想上,有时在对比材料的运用上,出现简单片面、违反政策的现象。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宣传意图出发来写调查报告,而忽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存在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这样,就必然损害调查报告的科学性。 ⒉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调查报告的要素有三:一是材料,二是分析,三是结论。这三个要素融合在调查报告的结构之中。材料是从调查和学习中得来的,是客观的东西。分析和结论是记者用材料证实得来的,是主观的东西。
其结构:一是基本情况,二是存在问题,三是解决办法。
要素和结构不是一对一的,基本情况部分要有材料,也要有分析。存在问题部分要有分析,但必须由足够的材料作基础,同时,分析和材料还要能体现出结论来。解决办法部分要有结论,但也须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和分析。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遵循一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其内容顺序如下: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意见和建议、致谢等。
文章题目可以直接说观点,如《北京市城市垃圾应实行统一清运处理》等;也可以是调研范围,如《关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规范洗车业的调查报告》等。
前言主要阐述调查问题的提出,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组织实施及完成情况等。可概述此次调查研究的经过,什么时间,在什么范围,对哪项工作或哪项工作的哪个方面问题,进行怎样的调查,开了多大范围的座谈会,走访了多少基层单位和人员,到实地考察多少次,掌握了多少材料,达到了什么目的等。正文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通常以调查研究后提出的观点或得出的结论为纲目,对观点(问题)进行逐个论述,同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切忌简单地堆砌调查材料,没有主次之分,没有作者自己的分析和观点。意见和建议部分也是调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调研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作者在摸清情况、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它既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写好调查报告,主要是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详细占有素材后,要认真分析素材,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二是运用好典型,叙议结合,达到观点与素材的统一。运用好典型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毛泽东领导制定的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曾对开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没有观点,讲观点时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讲的是开会的方法即汇报时的方法,实质是讲汇报的方法,也就是写好文章的方法。领会这一点,对如何写好调查报告很有意义。三是加强语言修养,力求表达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 ------------------------------
原文地址http://www.cngjcm.com.cn/chuanmeibobao/ShowArticle .asp?ArticleID=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