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昌平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了解到,十三陵陵区“边墙”保护修缮的勘察设计工作已经启动。历史上,环绕在十三座陵寝外围的“边墙”有望重现,这也为今后景区实现封闭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村民家的后院,有一堵100多米的“边墙”残垣。杨波摄
“边墙”曾用于军事防御
据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胡汉生介绍,明十三陵位于昌平区天寿山脚下,方圆80平方公里,是一个完整的陵区,陵区的外围原本有一圈“边墙”,将13座陵寝环抱在其中。
“边墙”由“两门”、“十口”连缀而成。“两门”即是大红门、小红门;“十口”分别是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雁子口、德胜口、老君堂口、西山口、榨子口、东山口和中山口。“两座山间的山谷地带称之为‘口’,每一个口要么是水关(泄洪口),要么就是交通要道。”胡汉生介绍。
大多数山口及“边墙”都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当时边事吃紧,明王朝为了保护陵寝的安全,在陵区外修筑了边墙。”
明朝时期,陵寝“边墙”戒备森严。皇陵由专职的守陵太监看守,闲杂人等,包括守陵的百姓在内,不得跨入边墙内一步。到了清朝以后,守陵人才被允许搬到边墙内居住,各陵寝周围才渐渐出现了村庄。
村民后院可见“边墙”遗迹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如今,“边墙”大部分已经坍塌,但仍能找到残存的遗迹。
十三陵镇上口村村民刘莲蓉家的后院,就正对着一堵“边墙”。从她家阳台上望去,这堵“边墙”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砌而成,一直蜿蜒至半山腰,山腰尽头有一些条石,还能让人略略看出点古城墙的影子。
“我小时候,这面墙有三四百米长,现在,断断续续的也就剩100多米了。”刘莲蓉告诉记者,“上口村的人都知道这面墙是明十三陵的后院墙,以前不只有墙,还有一个和长陵陵宫一样的城门。”
而记者所见到的“边墙”也不是当年“边墙”的真实模样,“过去,墙外头都包着大条石,现在很多都已经没有了。”
由于年久失修,“边墙”正一点点地从人们的眼前消失。“十几年前,我到‘中山口’去踏勘,当时有些条石还在,可现在再去看,就找不到了,好些被雨水冲下山了。”胡汉生说,保护“边墙”,迫在眉睫。“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修‘边墙’是非常必要的。现在还有遗址呢,再过几年,也许遗址就没了,这得是多大的损失!”
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高小华告诉记者,作为十三陵文物修缮计划的一部分,“边墙”的保护修缮今年正式提上日程。
“按照我们的初步想法,‘边墙’的保护修缮将分期进行。先考虑对十三陵南部的门户区进行修缮。”高小华介绍,所谓门户区,就是以大红门为中心点,向东延至中山口、东山口,向西延至榨子口、西山口区域。
“边墙”修缮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反复踏勘、设计,找寻遗迹,在原来的“边墙”遗迹上进行保护修缮。“明朝时什么样,现在就修成什么样,实在找不到遗迹,缺少历史根据的,就不恢复。”
“边墙”的修缮,将部分再现明朝的历史风貌,但完全恢复已经几乎不可能。“举个简单的例子,明朝建‘东山口’边墙时,建了两个敌楼,一个是东敌楼、一个是西敌楼,东敌楼的位置是现在的十三陵水库陈列馆,西敌楼的位置是十三陵水库大坝头。现在要恢复,肯定不现实。”胡汉生说。
恢复“边墙”,陵区将封闭管理
“边墙”到底有多长?其中又有多少段可以修复?高小华表示,这要经过反复踏勘才能确定。"边墙’其实并非一圈儿全是墙,它和长城一样,依山而设险,到了山峰顶端比较陡峭的悬崖地带,以山代墙,也就没有‘边墙’了。”至于什么地方可以修,什么地方没法儿修,根据最后的踏勘结果来确定。
高小华介绍,十三陵陵区“边墙”保护修缮的勘察设计工作目前已经启动,在有条件的地方,“边墙”将逐步恢复。
据了解,“边墙”修缮将对明十三陵实行封闭管理起到关键作用。按照昌平区的旅游发展规划,今后明十三陵景区将采取封闭管理的模式,禁止旅游车辆进入核心区,利用环保摆渡车接送游客进出,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恢复‘边墙’将是封闭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文:杨波、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