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旅游业,农民的增收账,不能简单地只算游客的吃住消费,而要通过培育产业链,让更多人直接和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获得更多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只有变单向“输血”为帮助贫困地区“造血”,才能走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之路。
重庆市扶贫办日前启动 “百万市民到两翼贫困区县避暑纳凉助推万元增收活动”,市扶贫办主任王义北介绍,城区市民到两翼800米以上的高山去避暑纳凉,包括吃住,每天人均消费只要30-50元。他说,把市民组织到两翼地区贫困村去纳凉,既为城里人提供了纳凉的方便,更重要的是,直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城市人消费一元钱,农民可以增收七毛钱,一个市民避暑按照一个月1000元计算,一个农户接待4个客人,纯收入2800元。
由于发展的不均衡,在不少省区都有部分较为落后的地区,加快当地的发展进程,是地方官员和居民的迫切愿望。这些地区中有的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用开发旅游业的方法来扶贫,可以说是一个捷径。而这些年,旅游扶贫也已经成为一个新课题,广东、贵州等地都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重庆在两翼贫困区县建设“纳凉新村”,应该说是一个好思路。然而笔者想提出的一点是,不能将旅游扶贫变成施舍活动。
首先,对于城里有消费能力的市民来说,当然可以到高山去避暑纳凉。但是,既然是旅游休闲,就应当以自然风光,或者服务特色来吸引人,而不是将“便宜”当主要卖点。如果市民去贫困区县避暑纳凉,主要是为每天消费只要30-50元,“可以直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那他们去旅游与捐款有什么两样?
而既然在一些贫困区县发展旅游业,就应让当地农民多进行市场锻炼,提高他们的经营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号召市民以帮他们增收为目的去纳凉,不利于当地旅游事业的长久发展。今年市民可以出于同情去一次,明年呢?何况,让贫困农民在被施舍状况下接待游客,他们在心理上也不容易平衡。再有,“每年仅贵州就有近百万重庆人去纳凉”,重庆的这些“纳凉村”,难道就只指望本市市民前来?
对政府部门来讲,旅游扶贫能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去处,更能直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吆喝却不应是这样的吆喝法,谁见过旅游景区的人推广自己时,高喊“行行好,来俺们穷地方玩玩吧”?发展贫困区县的旅游业,政府可在资金、建设、宣传上多支持,却不宜以包办姿态让市民支持。市民旅游休闲的选择权在自己手上,那些不属于“公家人”的,未必会响应政府的“纳凉推增收”活动。
重庆市扶贫办搞 “百万市民到两翼贫困区县避暑纳凉助推万元增收活动”,毋庸置疑是一个初衷良好、有利贫困农民的活动。但要想取得好的扶贫效果,思路必须有所转变。搞旅游业,农民的增收账,不能简单地只算游客的吃住消费,而要通过培育产业链,让更多人直接和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获得更多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只有变单向 “输血”为帮助贫困地区“造血”,才能走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