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回家的感受
2008-4-2 19:03:00
访问量:3662620
回家、探亲,这个字眼,对于一个久别重逢的人来说,是向往的字眼。我当过兵,对于这个字眼更有深切的感受。我从小生在农村,家在临海市涌泉玉砚,距临海市区30多公里。因地域原因,灵江将临海市分为两半,所以我每次回家路上都有新的感受。30年的改革开放,更感受到公路和生活条件的变化。
坐客车回家
1979年5月,是我当兵年满3年后第一次回家探亲。这天晚上,我和战友一起趁新疆至上海的54次列车。这是一列全国铁路沿线最长、趁客最多的火车。我们在甘肃武威上车后,到上海全程需运行54小时。走进车厢内,只见过道上,车厢结合处都挤满了人,甚至连座椅低下也钻满了人。而我们身穿军装,戴着帽微、领装,更不能与旅客争座位,只好傻乎乎地等待有空座位的出现。可是,沿途旅客上上下下,唯独我们身穿军装,就是有座位,又被“解放军叔叔能否让我座一下”的旅客抡走了。我们恨自己不该穿这身军装上车。就这样到了兰州、过了西安、盼望郑州,一直与座位无缘。最后到了南京,车上人少了,才轮到我们这个“傻叔叔们”了。此时我们整整站了48个小时,脚都站肿了,再过6个小时就到上海。上海下车后,当天晚上,又跑步去买火车票到杭州。第二天6时30分,又赶快去杭州车站买回临海的汽车票。杭州到临海的客车,又有快、慢车之分,我们虽然买了快车票,但路上仍是沿途停*,沿途除了路过县城的一段有水泥路外,其余的都是砂石路面,两车交汇,尘土四起,车外灰尘飞扬,车内灰尘滚滚,回到临海又是晚上6点钟了。走了11多个小时不说,下车时全身是灰,成了“粉人”。
临海下车后,回家心切,连忙打听到涌泉有没有客车。当时从临海到涌泉玉砚,唯一的就是临海至涌泉对岸的龟礁头班线。这条路是临海直接沟通玉砚、黄礁、章安、杜桥等地的陆上交通。另外一条是水路,临海至海门“小货轮”。由于没有班次,我们又在临海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7时,趁客车到龟礁头。这时的客车,可以说除了喇叭不响外,其它都“哐哐响”。路面还高低不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波后,全身粘了一层厚厚的灰。拍打身上的灰,步行2公里路的西岑江堤后,在西岑摆渡到对岸的石新妇村,再走路到自己的家,已是中午12点多了。从离开部队到回家,我整整走了5天多。当时对于交通,人们也不敢有非份之想,认为砂石路能通客车,就是最大的幸福。
骑“单骑”回家
1988年,我第5次在部队回家探亲。回家后,听家人说,到老家的马(头山)红(光)线已全线贯通了,同时杨梅岭、长石岭也开通了隧道,结束了翻山越岭的历史。为了节省来回2元钱的车票,仗着爱人刚卖回的一辆“飞花牌”新自行车,决定骑自行车回家。为减少路上少“吃灰”,我选择了雨过天晴的“好日子”, 来一次“千里走单骑”。第二天吃完早饭,从临海出发,沿临海大桥,过黄岩桥,向西岑方向挺进。
当骑到长石岭脚时,只见“长石岭隧道” 几个字迎面而来,隧道是水泥路,顶部虽浇水泥,但高低不平,更没有灯光。骑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我突然想起自己15岁那年,和同村的大人们一起,坐木帆船到来到临海打工,一个星期后回家时,因船坐不下,其余人全部从临海走路回家。晚上8点多,我也跟着大人们一起从临海出发,沿着这条公路,途经长石岭。当时的长石岭需翻山越岭,公路盘旋而上,全是砂石路,我们就在这隧道顶背的山顶上走过。在气喘嘘嘘的长石岭山顶休息时,大人们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当年乾隆下江南时,走到临海城南的黄岩桥时,问随行人员到黄岩还有多少路,随行人员回答,去黄岩前方需经长石岭、杨梅岭和黄土岭等三条岭,尤其是长石岭,有:“岙岭岙半天,长石岭头走三年”之说。乾隆听后想,长石岭肯定山高路陡,需走三年时间。决定不再往前行。从此,黄岩桥也成为乾隆下江南时留至今天的地名点故。听完这故事后,我接着说:“那我们比乾隆还勇敢了。”休息片刻后,我又跟着大人继续往前走,全程走下来,路上只看到两辆货车,在山间缓慢蠕动。走到西岑,已是早上4点多钟了。这是我第一次进临海,也是第一次从临海步行回家。
眼前已骑完长石岭隧道,迎面而来的又是砂石路。长石岭隧道的开通,结束了临海到温州方向翻山越岭的历史,也缩短了我回家的路程。一路骑去,沿途没见有很多车辆。有时还会看到骑自行车的人,挽在大货车的后边,让货车拖着走。路上也没有交警,更没有人去制止这种不安全行为。这10年间,应该说比上10年好得多了,起码路缩短了,公共汽车能通到西岑了。
回到家里,老爷爷看到我骑自行车回来,笑着说:“以前我从临海走回来,需要一天,现在骑自行车才两个小时,临海近多了。”
骑“毛驴”回家
这次回家与以往不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海沿海片百姓要求临海市政府建造临海至杜桥的沿江公路。1992年后,临海市开通了临海至杜桥的沿江公路,从此结束了涌泉、黄礁、章安杜桥等北岸一带,在西岑摆渡的历史。同时,沿江公路也从开通时的砂石路面,后来建成了沥青路面。这条路的开通,也方便了我回家的路,再也不受“隔江过水”之苦了。
1998年,我从部队转业回来已10年,也买了一辆“2冲型的摩托车”,有人叫这种车是“小毛驴”。我想不管它是“小毛驴”还是马,只要上下班方便就行了。还有可能回家探望父母。
“五一节”那天,人家都说到外面去玩,我想我能到哪里去玩呢?嘿嘿!沿江公路通了,干脆骑“毛驴”去回家玩一下吧。这天早上,我骑着“毛驴”沿大田闸往老家行。眼前平整的沥青路面,没有尘土飞扬,灵江两岸风景尽收眼底,还真有点惬意感。同时过去到杜桥方向,需经大田,邵家渡。现在也改道从大田港闸穿过,沿灵江而下,更缩短了路程。当车骑到钓鱼亭地段时,我又想起一起车堵往事。1990年8月的天,我出差去上盘,就在这个地段,有一辆汽车翻在稻田里,其它车奋勇争先,你挤我捅,互不相让,结果相互“顶牛”,使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导致车堵近一个小时。尽管这时临海成立了交警队,但在路面值勤的警察还没有,最后在其它司机的相互劝阻下,才恢复了通车。从临海到上盘,全程不过70公里,加上路况不好,平常都需要走3个小时的车程。这天到上盘镇已是中午12点多钟了,足足坐了4个多小时。
这次回家,尽管我骑着“小毛驴”,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路好了,可车也多了。1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过去汽车也开不到的。
开汽车回家
改革开放30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梦想。越来越便宜的车价、越来越体贴的付款方式,使更多的工薪阶层进入了“汽车族”。所以有人说:“当前信息时代的三大法宝是电脑、英语、驾照,电脑开拓了你的思维领域,英语扩张了你的交流范围,有车扩大了你的生活半径。
今年春节前,人家选择买房子,买砖头,而我选择了买汽车,买享受。况且目前自己已有房子,虽谈不上豪华,更不是什么“大套”,还不是“立地生根”,但能遮风避雨。于是乎,我立即向家长“打报告”,要求“特批买消费”。没想到家长真的同意了。
车买回后的第二天,也顾不上没有上牌,带着妻子、女儿一起自驾车回老家,感觉一下有车子的味道。坐上车的感觉就是爽啊, 好像人生升华了一次,也不亚于衣锦还乡。足踩油门、刹车,手握方向盘,像一个活泼的精灵,在公路上灵活地穿梭, 那感觉真是爽呆了!初次开车,又是新车,心情也难免有些紧张。当车开到大田港闸时,“不好,前面有警察,没事吧?”妻子担心地问。“怕什么,我们的车又不是偷的。”我接着说。因为无牌,真的被交警呆住了,并要求出示有关证件,我一一拿给他看,接着解释说:“昨天刚买回,还没有上牌,今天试一下车。”交警看了证件后放行了。
一路上,沿江公路尽管是水泥路面,但我发现车挤了,路又显得窄了,交警的“查哨”也多了.80码的车速,还随时有可能被现代化的电子警察跟踪。
有车的感觉真自由。不用买票、不用排队、不用候车,开车回家,感觉真好!可随之而来的妻子上下班接送,也成了我的职责范围哦。